(文中藍色字體下載后有風險提示)
合同編號:
甲方(銷貨方):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通訊地址:
乙方(購貨方):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通訊地址:
風險提示:
仔細審查合同相對方是否具有簽約資格和履約能力,避免相對方惡意欺詐或無力履行合同而導致?lián)p失。
在簽約前應保留對方的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并盡量通過工商部門查詢了解其真實情況,還可以通過電話、網絡查詢,最好親自上門察看一下,盡可能多地了解對方的資格、信用狀況、留意對方的營業(yè)執(zhí)照是否年檢,是否是假執(zhí)照、單位經營(辦公)場所和登記的是否一致,股東構成如何,是否有不良記錄,要求提供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來判斷經營狀況等。
本合同簽訂地點:_____省_______市 區(qū)/縣
根據(jù)《民法典》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之規(guī)定,買賣雙方經過協(xié)商,確認根據(jù)下列條款訂立合同,以資共同遵照執(zhí)行。
風險提示:
合同訂立應采取書面形式并使用比較標準的合同范本或采用自己一方提供的范本。因為非書面形式在發(fā)生糾紛時不好確定責任,也為免被人利用進行欺詐,訂立合同應盡量采用書面形式。
合同的內容應合法,且能充分保護自身權益,避免不利條款。根據(jù)合同雙方力量的對比,盡可能爭取相對有利的合同條款,不要簽義務多、責任重、權利少的一邊倒的合同。仔細審核合同主要條款是否齊全,力求用語準確、清晰、避免歧義,嚴防筆誤、涂改。
一、 產品清單及價格
產品名稱 |
商標 |
規(guī)格型號 |
計量單位 |
數(shù)量 |
單價 |
金額 |
合計人民幣(大寫): |
二、質量與技術標準和產品包裝
1、質量與技術標準:
產品的質量技術標準為產品制造商(下稱原廠商)制定的質量技術標準。
賣方已知悉上述標準,并確認采用該標準的產品能滿足買方對產品的要求。
2、產品包裝:
(1)有原廠包裝的,按原廠包裝標準;
(2)沒有原廠包裝的,按賣方包裝標準進行包裝。
(3)乙方對商品有特殊要求,雙方應在具體合同中注明,增加的包裝費用,由乙方負擔。
三、收貨事項
風險提示:
應明確約定付款的時間。模棱兩可的約定會給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理由。如約定“乙方在收貨后一次性付清款項”,此約定只有始期,即“收貨”,無終期,即到底是收貨后當日/當時支付款項,還是收貨后一日/兩日/十日內付清?應該有明確的始期和終期。
1、本合同設備的到貨日期為:合同生效起_______個工作日內。
2、本合同實際支付金額為人民幣(大寫)_________。
3、甲方給乙方的付款方式:()支票 ;()電匯;()銀行匯票;()LC;()T/T。
4、本合同經雙方簽訂后正式生效,付款方式:_______。
5、乙方未付齊貨款全款(100%)之前,貨物所有權仍歸甲方所有。
6、定金:_________
四、包裝、運輸、交貨、驗收及異議的提出
1、貨物包裝為制造商原包裝。
2、貨物的運輸和運輸過程中的保險由_________方負責辦理,費用由_______方承擔。
3、乙方負責在將貨物交付給甲方。甲乙雙方應對設備共同驗收,隨設備箱內所提供裝箱單作為驗收的標準件,乙方供應貨物在數(shù)量、質量和包裝上符合生產廠家的規(guī)定,則視為乙方交貨完成。交貨后的風險責任由甲方承擔。
風險提示:
如果貨物送往本地,當明確約定送貨地點,這關系到糾紛處理時法院的管轄;如果貨物送往外地,則盡量不要寫明,而應爭取約定由本地法院管轄。此外,合同中應列明收貨方的經辦人的姓名。經辦人簽收亦視買受人簽收。重新委任簽收人,須提交留有其簽名的收貨授權書。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經辦人離開后,對方不承認收貨的事實,給訴訟中的舉證帶來困難。
因現(xiàn)在企業(yè)人員的變動較為頻繁,當對方更換新的經辦人時,應當要求對方提供授權委托書。對于送貨到外地的賣方來說,應特別注意應盡量要求對方付清全款后再卸貨,以防止外地買方卸貨后不再支付余款,置于“貨款兩飛”的尷尬境地。
4、甲方發(fā)現(xiàn)收到的貨物與規(guī)定的不符,應在貨物到達之后_______個工作日內向乙方提出書面異議,乙方在收到異議后應在合理期間內根據(jù)產品的具體情況協(xié)助甲方解決,直至驗收合格。甲方怠慢行使該該項權利,視為產品驗收合格。
5、驗收方法:
五、免責條款
1、雙方約定由于水災、火災、地震、臺風、戰(zhàn)爭、海關檢查、進口手續(xù)及廠商供貨延遲,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或適當履行)的,免除相應的違約責任。
2、受到上述免責事項影響的一方,應在_______天內通知另一方。
3、如果受上述免責事項的影響,使本合同主要義務之履行延遲的時間超過_______天,則任何一方均有權解除合同而不承擔任何后果,雙方也可協(xié)議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六、違約責任